新闻中心

川威集团逆境见风骨!

2023-12-29 11:29 字号: A A A
我命由我不由天
——川威集团秀水河矿区运行车间的故事

今年的9月,会理区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暴雨、雷震频发的极端天气,暴雨如同游荡在荒原上的饿狼,肆意撕扯着群山大地,由此引发的次生灾害防治对身处大山深处的川威集团秀水河矿区来说是场巨大的考验。此时的秀水河还面临着因合规性手续未完善导致原矿供应严重紧缺,无易选原矿搭配,生产即将难以为继的生存未卜,极端天气对秀水河稳定生产无疑是雪上加霜。
极端的天气,难选的原矿,此刻的矿区生产仿佛被命运掐住了咽喉。是就此停滞,听天由命;还是放手一搏,拼尽全力?但听天由命影响的不仅仅是矿区400多名员工的基本生活,自产铁精矿如果供应不上,钒钛生产的稳定顺行也会遭受巨大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关键时刻,集团王劲董事长8月底来到矿区,及时给员工鼓劲打气,希望牢记初心使命,实现自我突破。我命由我不由天,最终9月秀水河创历史新高的生产数据给出了答案,在这场与老天抗争,与生存抗争的“遭遇战”中,
川威集团秀水河矿区员工全力以赴,在风雨中逆行、积水中跋涉、堤坝上奋战、黑夜里坚守,创造了奇迹!

2023年对秀水河来说是多难的一年,先是球磨机故障导致停机,后又是大运会政策停产,到8月底,总产量不到57万吨,仅占全年目标一半出头。时间过去一大半,产量差了一大截,大家心里着急却无可奈何。终于熬到9月,各种限制放开,各工序各位,各条线上员工整装待发,此前憋着的劲即将全力释放,抢抓丢失的产量。

可此时的运行车间却面临着史上最大压力。原来大负荷生产每天只有1万多方的尾矿注入量,可设计单位在考察三道拐尾矿坝山体情况时,对原有筑坝方式进行了更改,要求坝体每升高1米,干滩在原来的基础上要朝坝体内多增加64米,才能确保安全,这让筑坝工作量一下陡增。同时,安监部门汛期监察力度大,确保汛期干滩长度的安全运行也非常重要。但连续暴雨导致矿浆一直未干,筑坝机械无法进场施工,如等待自然晾晒,筑坝施工必将滞后,将严重影响尾矿排放,生产将全线停产;如强行排放尾矿又会导致干滩长度不符合安全要求,将面临责令停产至少30天及10万元以上的行政处罚。

抉择是责任担当,是纵然身在沙漠,也要变身骆驼,不为鸵鸟。矿区果断决策,采用人工堆筑临时拦坝的方式,隔断库区尾矿水,为筑坝争抢晾坝时间,运行车间全体员工成为最为关键的力量。

“我们是一个整体,不能拖生产后腿,运行车间不能掉链子”,车间副主任陈利有说完这句话,丢掉暴雨中撑着的雨伞,拿起锄头第一个走进了库区。随后,运行车间员工们有的拿着铲子,有的拿编织袋,迅速加入其中。为抢抓时间,几乎每天,天刚蒙蒙亮,大家就自觉到坝上忙开了,不到完全天黑,根本不会有人离开。这期间,几乎都下着雨,高强度的工作和恶劣天气,考验着每个人的意志,他们中有的人双手磨起了血泡,有的人淋雨感冒发烧,却没有人退缩。即使这样每天超过13.14个小时的筑坝,进度都还不能完全满足生产,于是大家把心一横,头带矿灯实施夜间作业。

夜晚的尾矿库,矿灯闪烁,似乎要将天上的星光都比下去。员工们弓着身子,一铲一铲的堆砌着尾矿渣。即使是夏天,秀水河山顶上的温度都堪比冬天,可他们却大颗大颗的滴着汗珠,衣服都几乎浸透来了,每个人看起来都很疲倦,可动作却一直未停。陈利有51岁了,但关键时刻,冲在第一位的都会是他。过程中,双手磨出了血泡,嗓子喊到发哑,但为保生产顺行,他没有丝毫怨言。经过7个昼夜奋战,终于构筑起了一道530米*0.5米*1米的堤坝,安装了60余根排放管道,规避了汛期安全风险,保障了尾矿排放及生产的稳定运行,为9月创高产立下汗马功劳。

也许旁人看来,这只是一次简单突发情况,可事实上这样的人工筑坝,仅在今年就实施了4次,完成了2000多米的坝体……还有暴雨冲击下的紧急泄洪,每年都在发生,即使雨再大,夜再深,都必须第一时间赶往现场防止溃坝,直到今天员工们都在坚持24小时巡坝,随时关注异常情况的发生,随时为生产稳定排忧解难。

筑坝或泄洪都只是车间日常工作的一个场景,还有每年近3个月的枯水期,他们也为抗旱保产拼尽全力。大家还记得去年感动川威演讲比赛的一个片段吗?描述的就是运行车间员工到核桃箐水库取水的过程。由于水库道路不通,员工们抬着1.5吨重的水泵,走过200米的距离,穿越一个有着10多米高,倾斜度达到60度的陡坡,其间还横梗着一条一米多宽的水渠,而脚下是松散的沙石,人每走一步就会向后退半步,为此好几个人都拐了脚,却硬是没人哼一声,因为只要有人退出,肩上的重量就无法平衡。肩膀被磨出水泡,水泡再被重物磨破,汗水又浸透着伤口,赤裸裸的痛折磨着身体的每一处神经,每走一步都是折磨和对意志力的考验,一次次放下又一次次抬起,但员工们坚持着一寸寸的朝着终点挪动。

相同的故事每年都在重复上演,担负着最沉重的责任,稳定着生产两端。暴雨肆虐中的坚定逆行,生存艰难时刻的挺身而出,发展至上,家园至上,一幕幕场景、一幅幅面孔、一个个背影让人“破防”,定格最有爱的模样,更像一束光,将远方的路照亮。“我们都知道该这么做,都想这么做。”这么多年来,员工们已习以为常。累吗?“累啥子累哦,习惯了,我们别的没有,有的是力气”,年逾花甲的车间主任甘座友云淡风轻道尽了一切风霜,是啊,旁人看来很苦很累的工作,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份最普通的工作。作为生产后勤,这76位平均年龄超过45岁的同事们,数年来深藏功与名,不问收获,只是付出,用汗水和坚忍,汇集起如海一般深沉的矿业力量。

管中窥豹,从他们身上已经雕刻出了川威矿业人的群像。在矿业这20年的发展历程中,面对的永远都是未来的不确定,不确定泥石流何时会呼啸而至,不确定暴雨何时会倾盆而来,不确定政策何时会改变,不确定深挖下去的原矿品位如何……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信心、决心和耐心,川威矿业人永远会在不确定中以确定面对人生中的风风雨雨:充满希望、执着脚下,总能在时光的点滴中,把未来雕刻成想要且值得的样子,正如运行车间的员工们一样。

所以才有了2023年阿坝泥石流来袭时,
川威集团矿业各路千里奔赴驰援;为保生存,稳定集团大生产系统时,各条线上的沉雄一搏,白草自主设计建设豪猪沟排土场,秀水河突破极限生产创新高,紧紧握住了命运的喉咙……守护家园,稳定发展,坚定活下来,无数令人“破防”的瞬间,温暖了川威集团矿业的2023年。

始于情怀,成于奋斗,归于你我——矿业的20年,包括我们川威的近百年,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每一个川威人,从不躺平,绝不由天,即使再艰难的日子都始终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今年12月,矿业的10年规划已经成型,未来发展对于矿业这样的资源企业来说越来越像一场马拉松,留在赛道上剩下来的才是胜利者。庆幸的是,最好的我们还在。再次出发,我们永远都会记得自己出发时候的模样,让我们一起继续努力,在时代与命运的罗盘上刻下印记,以千万个一粟聚成洪流,汇于沧海,最终成就川威势不可挡的光明未来!